发布:2025-05-26 17:27:29 关注:167次
共计1个岗位 | 招若干人 发布时间:2025-05-26 |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 工作地点:厦门
需求学科(供参考):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
职位福利:提供住房公寓、五险一金、定期/免费体检、子女入学安排、科研资金
一、课题组介绍
厦门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组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教育部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半导体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2011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长期致力于半导体材料、表面和界面、量子结构材料等凝聚态物理基础领域研究,同时也基于深厚的凝聚态理论基础,开展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的应用研究,包括大功率led、深紫外led、日盲探测器、新型太阳能电池、自旋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等等。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规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省部级重点项目等研究50多项,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electronics、advanced materials等著名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课题组拥有国际一流的材料生长、器件制备与表征平台(如mocvd、mbe、stm、tem等),并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二、合作导师介绍
康俊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工科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
康俊勇教授长期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及其特性表征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60余人,所指导的10多篇博士论文中,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主持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项目等数十项研究。先后研发了首台强磁场晶体生长、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应变和电荷测试、原位纳米结构综合测试等设备。在高al组分algan量子结构等设计与生长及其深紫外表面等离子激元光源研发方面,取得了系列开拓性成果,被同行称为“表面等离子激元深紫外光子学研究第一人”。在新型太阳能电池研发方面,首次将宽带隙半导体调制到对太阳光中红外线有效吸收,该成果2012年以“厦大研发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名称被列入最新十二大太阳能光伏电池新技术。在低维晶格及其耦合诱导的半导体新功能及其应用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的研究进展,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先后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laser photonics & review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他引约4500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部分成果完成了向重要企业的技术转让,并实现产品产业化,年产值十多亿元,部分产品在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荣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先后建立了超高真空、极低温、强磁场、晶体生长及原位综合测量等实验条件;建立了福建省半导体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半导体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被誉为“厦门大学实验物理奠基人”。荣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厦门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同时,推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厦门)的建设工作,牵头与行业龙头企业等创建了福建省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为厦门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的半导体产业重镇做出重要贡献,荣获“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
研究方向:
凝聚态物理、半导体材料物理、表面和界面物理、量子结构材料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大功率led、深紫外led、新型太阳能电池
获奖:
2014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7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2018年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
2014年获厦门市劳动模范
2004年获厦门市优秀教师
2019年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
吴雅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真空学会会员、福建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2020年入选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人才”。
吴雅苹教授长期致力于半导体新结构材料与新功能器件研究工作,主持及承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科技项目二十余项,迄今发表sci论文七十余篇,并被多部专业学术论著与综述性论文收录为领域代表性成果,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科学论文奖,多次受邀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授权国际与中国专利二十余件。
研究方向: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器件、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应用、石墨烯与类石墨烯二维材料、表面与界面物理、自旋电子学等方面。
三、招聘岗位及要求
岗位名称:博士后研究员(2-3名)
研究方向: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外延生长与缺陷调控
·深紫外光电器件、功率电子器件设计与制备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理论模拟与表征
招聘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
2.已取得或即将取得材料科学、微电子、物理、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3.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身心健康;
4.具有宽禁带半导体(gan、sic等)研究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薪资待遇与支持
·基本年薪:20-50万元/年(含厦门大学博士后基础年薪、课题组绩效及省市补贴);合作导师可根据博士后科研能力及表现,进一步追加配套,上不封顶。
·科研支持:提供充足科研经费,支持申报国家“博新计划”、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福利保障:享受厦门大学教职工同等社保、公积金、子女入学待遇;可选择入住校内博士后公寓(校园内,临近幼儿园、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
·职业发展:出站后表现优异者可推荐留校任教或推荐至国内外顶尖机构深造。
·其他待遇:享受五险一金、健康体检、工会福利等。
五、申请方式
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注明“博士后申请-姓名-毕业院校”):
1.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经历、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计划);
2.代表性论文3篇;
联系人:李老师
邮箱:xuliphys@xmu.edu.cn【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课题组官网:https://kanggroup.xmu.edu.cn
厦门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组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共创半导体科技未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
【高才博士后】网站→https://boshihou.gaoxiaojob.com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淀人才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海淀人才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海淀人才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